争分夺秒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急性心梗患者纪实
近日,我院胸痛中心团队联合重症医学科、介入导管室等多学科力量,通过标准化急救流程与精准化介入治疗,成功抢救一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颤动患者,22分钟心肺复苏创造生命奇迹,21天系统治疗实现完全康复,展现了医院急危重症救治体系的综合实力。

突发险情:与死神赛跑的黄金时刻
6月30日12:40,54岁的陈先生因"胸闷1小时"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。分诊护士根据"胸痛中心优先"原则,3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,患者心电图提示多导联ST段压低。突然患者病情发生骤变,意识丧失,大动脉搏动消失,无自主呼吸,心电监护显示致命性心室颤动。
柴丽萍主任立即带领医护人员启动应急预案:持续胸外心脏按压、复苏球囊辅助通气、建立静脉通路,同时实施电除颤治疗,并立即启动院内快速反应小组(RRT),贾云副院长、重症医学科专家火速抵达抢救现场。
多科联动:构建生命守护链
重症医学科团队到达后迅速完成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,建立高级生命支持通道。患者反复发作室颤,病情极其凶险,经过22分钟持续心肺复苏,10余次电除颤,患者终于恢复自主心律与呼吸,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机。经与家属充分沟通,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立即启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(PCI)。术中冠脉造影显示: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,右冠状动脉近端存在50%狭窄,确诊为"冠心病、双支血管病变、前降支急性闭塞"。
精准施治:打通生命通道
在介入治疗中心,介入团队用精准技术,成功为患者开通前降支闭塞血管,恢复三级血流。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神经功能监测与器官支持治疗,7天后顺利转至心血管一病区继续心脏康复治疗。
康复之路:医患同心创奇迹
经过系统化的抗凝、调脂、心脏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,患者心功能逐步恢复。住院第21天,患者生命指征正常,顺利出院。
心血管一病区柴丽萍主任指出,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症状隐匿,但致死率并不低于典型心梗。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,是我院每年平均100余例急诊PCI手术的经验积累,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的坚守;更得益于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单位的标准建设、多学科无缝衔接以及精准的介入治疗策略。
她特别提醒公众:"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,伴随大汗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切勿自行驾车就医。记住两个'120':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,争取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"。
慈利县人民医院24小时急救电话
0744-3355120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